跟考公上岸的同学聊完感觉沉甸甸的
[复制链接] 分享:把优越感归因到bw事业编,是否错误归因?
毕竟优越感来源很多,或许来源于他和你相比内心更加自信自洽,哪怕他待业也对你有优越感呢?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方是某bw下属单位事业编,我是某金融央企总部,谈话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优越感(尽管我明白啥是bw事业编)。我们都来自考公大省。
我选择自己的offer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谈话的这种氛围还是让我疑惑:实际生活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遍观点吗?(如果真是这样,感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地区差异?还是说大家都各走各的路,其实并无人在意?
他应该不是优越感,而是平时被机关压榨太狠,找你释放一下,哈哈哈哈。
说难听点,事业编是二等公民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方是某bw下属单位事业编,我是某金融央企总部,谈话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优越感(尽管我明白啥是bw事业编)。我们都来自考公大省。
我选择自己的offer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谈话的这种氛围还是让我疑惑:实际生活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遍观点吗?(如果真是这样,感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地区差异?还是说大家都各走各的路,其实并无人在意?
好多回复!感谢朋友们的宽慰/鞭策/警醒hh
我们都是应届的同学,这个同学算是执念很重的(体制内=飞黄腾达),他家里人好像偏见也很重,他告诉我他爸直接指责我的offer(论调如学历浪费,gwy就是人上人,等等,我也很无语)。也不能说他自己的规划完全不现实,确实也可以再考再进步;但是他的心态让我有点惊讶,所以想了解已工作的前辈、大众的心理是什么样子。
不过确实是想得太多,就算大众都肯定/否定,自己的生活还是自己过~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方是某bw下属单位事业编,我是某金融央企总部,谈话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优越感(尽管我明白啥是bw事业编)。我们都来自考公大省。
我选择自己的offer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谈话的这种氛围还是让我疑惑:实际生活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遍观点吗?(如果真是这样,感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地区差异?还是说大家都各走各的路,其实并无人在意?
公吹太偏激了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好多回复!感谢朋友们的宽慰/鞭策/警醒hh
我们都是应届的同学,这个同学算是执念很重的(体制内=飞黄腾达),他家里人好像偏见也很重,他告诉我他爸直接指责我的offer(论调如学历浪费,gwy就是人上人,等等,我也很无语)。也不能说他自己的规划完全不现实,确实也可以再考再进步;但是他的心态让我有点惊讶,所以想了解已工作的前辈、大众的心理是什么样子。
不过确实是想得太多,就算大众都肯定/否定,自己的生活还是自己过~
大可不必因一同学及他的家人的看法就怀疑自我吧...
Anonymous (丁典)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好多回复!感谢朋友们的宽慰/鞭策/警醒hh
我们都是应届的同学,这个同学算是执念很重的(体制内=飞黄腾达),他家里人好像偏见也很重,他告诉我他爸直接指责我的offer(论调如学历浪费,gwy就是人上人,等等,我也很无语)。也不能说他自己的规划完全不现实,确实也可以再考再进步;但是他的心态让我有点惊讶,所以想了解已工作的前辈、大众的心理是什么样子。
不过确实是想得太多,就算大众都肯定/否定,自己的生活还是自己过~
单位层级越高事业编越没啥可优越的,省直机关的事业编一辈子也混岗不到机关当处长,反倒是基层混编混岗情况下事业编任科长副科长的多的是,最后当上一把手的也不是没有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方是某bw下属单位事业编,我是某金融央企总部,谈话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优越感(尽管我明白啥是bw事业编)。我们都来自考公大省。
我选择自己的offer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谈话的这种氛围还是让我疑惑:实际生活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遍观点吗?(如果真是这样,感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地区差异?还是说大家都各走各的路,其实并无人在意?
他父亲的社会成就如何呢,这么喜欢指点江山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好多回复!感谢朋友们的宽慰/鞭策/警醒hh
我们都是应届的同学,这个同学算是执念很重的(体制内=飞黄腾达),他家里人好像偏见也很重,他告诉我他爸直接指责我的offer(论调如学历浪费,gwy就是人上人,等等,我也很无语)。也不能说他自己的规划完全不现实,确实也可以再考再进步;但是他的心态让我有点惊讶,所以想了解已工作的前辈、大众的心理是什么样子。
不过确实是想得太多,就算大众都肯定/否定,自己的生活还是自己过~
他这种言语里的优越感恰恰可能是掩饰他面对你时的自卑。
金融央企总部吊打部委及部委事业编,只有极个别部委的极个别事业编的性价比或收入可跟金融央企总部比一比。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方是某bw下属单位事业编,我是某金融央企总部,谈话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优越感(尽管我明白啥是bw事业编)。我们都来自考公大省。
我选择自己的offer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谈话的这种氛围还是让我疑惑:实际生活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遍观点吗?(如果真是这样,感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地区差异?还是说大家都各走各的路,其实并无人在意?
看你想要money还是power了
不过,在体制外,估摸下moeny能不能让你感到自豪
在体制内,能不能升到有power的职位,要不就只是个办事的吏
以及,在体制内,你敢不敢想要money,以及有没有power来搞money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方是某bw下属单位事业编,我是某金融央企总部,谈话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优越感(尽管我明白啥是bw事业编)。我们都来自考公大省。
我选择自己的offer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谈话的这种氛围还是让我疑惑:实际生活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遍观点吗?(如果真是这样,感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地区差异?还是说大家都各走各的路,其实并无人在意?
冷暖自知
0人在意
Anonymous (丁典)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方是某bw下属单位事业编,我是某金融央企总部,谈话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优越感(尽管我明白啥是bw事业编)。我们都来自考公大省。
我选择自己的offer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谈话的这种氛围还是让我疑惑:实际生活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遍观点吗?(如果真是这样,感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地区差异?还是说大家都各走各的路,其实并无人在意?
签名档
编译时的幻想有多完美
运行时的段错误就多狼狈
把代码灌进Transformer进行自我回归
What Can I Say
What Can I say
bw在鄙视链里不是不怎么样吗?
确实算执念了,这种时候你就在心里同情一下就好,犯不着自己沉甸甸。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方是某bw下属单位事业编,我是某金融央企总部,谈话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优越感(尽管我明白啥是bw事业编)。我们都来自考公大省。
我选择自己的offer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谈话的这种氛围还是让我疑惑:实际生活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遍观点吗?(如果真是这样,感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地区差异?还是说大家都各走各的路,其实并无人在意?
我前几年从直辖市的市级机关辞去公职,到了一家金融央企(非集团总部)。整体感觉,自己获得感提升了很多(特别是内心的熨帖感)。每个人内心想要什么都不一样,冷暖自知。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方是某bw下属单位事业编,我是某金融央企总部,谈话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优越感(尽管我明白啥是bw事业编)。我们都来自考公大省。
我选择自己的offer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谈话的这种氛围还是让我疑惑:实际生活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遍观点吗?(如果真是这样,感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地区差异?还是说大家都各走各的路,其实并无人在意?
唉,其实我挺理解你的。虽然我还没工作,但也马上就要参加秋招了。家里也是北方省份官本位思想严重那种。打从我到贵校读书那天,各路亲属就都在问我能不能考中央选调什么的,而且确实言语里都有那种不去中央部委就浪费了的论调。甚至于他们觉得去中央部委就等于有大钱了(灰色),什么工资低啊分房慢啊都是骗外人的。我自己呢,无论结合未来的志向、专业的适配程度等等,都确实觉得自己是应该找个央企上班的。自己也知道要学着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受他人影响。但真架不住自己所处这种环境。自己出生在这种环境里,自己思想里的底色可能也是会觉得是不是其实真到了40岁50岁还是当gwy的厉害。毕竟就是个普通老百姓家的年轻人,自己也没亲自过了这一生,也没见过更高更远的世界,目前的认识即使清晰也未必能对抗环境的烙印,所以挣扎也好内耗也好都是正常的。这也是成长的过程吧我觉得。至于你说优越感,我反而有个不一样的看法。我们身边是可能存在一小部分人,从小到大学习很好,热衷于学习,且热衷于学“虚”学而非“实”学的人,很喜欢“硕师名人与游”的人,从本到硕很少去实习,尤其是很少去市场化机构实习,或者读理工科的人几乎只做理论研究的人。这类人容易一直保持着一种学生评价体系,即学习好,师承好,所处的学校/单位好,即是好,长辈老师也容易觉得他们好,而往往这些人更倾向选择体制内的工作。与其说体制内工作赋予了他优越性,倒不如想想是不是他自己本身从未脱离某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并在这种评价体系的推动下选择了一个能继续维持他从小到大“好学生”优越感的工作。在贵校的人每一个都是“学而优”,但不是每个人都不分青红皂白地困在“学而优则X”的评价体系中,并在日后的工作选择中继续维持自己的“学而优”的优越感。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方是某bw下属单位事业编,我是某金融央企总部,谈话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优越感(尽管我明白啥是bw事业编)。我们都来自考公大省。
我选择自己的offer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谈话的这种氛围还是让我疑惑:实际生活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遍观点吗?(如果真是这样,感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地区差异?还是说大家都各走各的路,其实并无人在意?
在贵校的人每一个都是“学而优”,但不是每个人都不分青红皂白地困在“学而优则X”的评价体系中,并在日后的工作选择中继续维持自己的“学而优”的优越感。——我真的有这种感觉,就看能否突破世俗的评价体系,和自己自洽和解,不再在意世俗的眼光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方是某bw下属单位事业编,我是某金融央企总部,谈话中感受到他深深的优越感(尽管我明白啥是bw事业编)。我们都来自考公大省。
我选择自己的offer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是谈话的这种氛围还是让我疑惑:实际生活中“学而优则仕”是普遍观点吗?(如果真是这样,感觉需要有个心理准备)还是地区差异?还是说大家都各走各的路,其实并无人在意?
签名档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